【“海丝”起点胜迹1】沁园春•九日名山(词林正韵)

作者:锦泉日期:2021-07-29浏览次数:1707

扫描二维码在移动观看

【题记】2021年7月25日,在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个世界遗产。


九日名山,题刻争辉,胜迹震扬。望烟峦叠叠,晋江瑟瑟;摩崖比比,石佛煌煌。古港曾兴,奔涛频诉,长忆祈风渡远洋。飚帆舶,顺海天丝路,破浪飞航。


三峰俯瞰沧桑,记多少先贤到此方?[1]见姜公唐相,贬于斯地;秦君高士,隐在兹冈[2]。真谛翻经,禅师遗墨,登顶朱熹诗欲狂[3]……千年越,巨变新时代,别样春光。


5d64979f26443.jpg


【注释】[1]九日山位于泉州市南安丰州镇西部,以“山中无石不刻字”著称。其75方历代摩崖石刻中有13方海交祈风题刻,记载着宋代1104-1266年间每年在山下延福寺迎送蕃舶的祈风盛事,展示着泉州古港海上丝路起点的珍贵史迹。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团来泉州考察时对此胜迹赞叹不绝,并留下考察记事石刻,倍增新彩。山前晋江流水蜿蜒入海;山顶五代石佛造像庄严,高近8米;山中东、北、西三峰环抱而成白云坞。 [2]姜公唐相:乃唐朝宰相姜公辅,由长安贬至泉州,寄迹九日山东峰,卒后葬于此。有姜相墓古迹,故称姜相峰。秦君高士:指唐代著名诗人秦系,当时栖隐于九日山西峰,故称西峰为高士峰,峰下有秦君亭。[3]真谛:印度高僧拘那罗陀(公元499-569年)的汉名。南朝时他曾在九日山延福寺讲佛、译经3年,译出《金刚经》等典籍,留下翻经石古迹。禅师遗墨则指唐代无等禅师来游九日山,在岩下筑石室,题刻“泉南佛国”四字(后称无等岩),并隐居于此,直至圆寂。朱熹:宋代理学大家朱熹自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任泉州同安县主簿起,曾偕友于1156年和1184年两游九日山,留下骋怀诗篇。 (震扬:振奋传扬。题:古汉语平仄两读;叠、石、佛、墨:古读入声。)


觉得不错,我要赞赏

赞赏记录:¥0.00(0次)
词友评论
作者信息

锦泉

本科时曾是福建省大学生诗歌学会会员。80年代以来陆续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现代诗、歌词、歌曲、格律诗词、对联等作品。诗词、楹联等作品曾多次在全国赛事中获奖。现为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

进入主页
关注作者
主办单位:中华诗词学会企业家工委会
京ICP备18058427号-1
投稿邮箱:zhonguoci@126.com 投稿审核时间:9:00-17:00
授权法律顾问单位:北京桂佳律师事务所
北京无戏天下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国词网
中国词网

微信扫码关注

网站建设:蓝杉互动

觉得不错,我要赞赏!

1元

2元

5元

10元

我要赞赏
注:您的赞赏,中国词网将收取30%用于诗歌公益活动和平台运营,70%将用于支持作者的创作。如果您已赞赏成功,但本平台未显示赞赏记录的,请将付款页面截图发至:zhonguoc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