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 蚌埠行

作者:代雨东日期:2019-09-26浏览次数:5243

扫描二维码在移动观看

一轮明月照还乡。秋意正添妆。

抬酒写文章。独觅处、飞花带香。

淮河恨远,柳堤挂絮,仍再忆秋黄。

不应恋彷徨。暮回首、人依北窗。


123.jpg


  专 家 点 评  


怎一个恨字了得 

——代雨东先生《太常引》浅析


这阙词的词眼在一个字”恨”上。首句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鲜明的符号“明月”起兴。明月代表着思乡,团圆和遗憾。作者身居高位,并没有刘邦得志,衣锦还乡,耀武扬威的成就感,而是满怀一些伤感在明月的指引下回到故乡,以此可以看到作者没有被尘嚣所染,有一颗冰清玉洁的内心。作者也没有因为春风得意而忘记家乡,他在思念着故土,追忆着挥之不去的故乡情结和过往。作者也不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踏上故乡的土地,而是在一个寒凉的秋季。不难发现,”秋意正添妆”中用的是”妆”而非”装”。这个同音不同意的字,既用拟人的手法精炼的写出了秋天的美丽,又是虚写一笔,想象着伊人该添加了秋季的服装,而且梳妆打扮,有秋天的独特韵味。这个字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作者不是个小文人,他有埋在心底的情愫,也有和他的性别和身份相匹配的豪情与洒脱。 “抬酒写文章”用夸张的手法一笔带过的艺术的概括了回到家乡受到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款待,也写了作者内心释放着回到家乡的喜悦,这是心灵的回归时的欢悦。同时,也为下文写那份伤感买下伏笔。


“独觅处,飞花带香”。酒醉文成,作者暂时拒绝了热闹,一个人到幽静处在寻找丢失的东西。”独”字说明作者回来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怀想寻觅,这个世界只属于自己的经历和感情范围,容不得别人介入。“觅”字说明作者是有目的的寻找。“处”字,说明他找到了那个需要找的地方。”飞花带香”,借景抒情,非常高妙。这是中国文人表达感情的独特性和含蓄性。这种感情是甜蜜和伤感的。毕竟是飞花,岁月无情,物是人非。那个“香”字,是实写,更是虚写。也许在这个地方作者曾经有过浪漫的经历,也许这里还有作者不愿为人知的感情所在。


        下阕作者写作者面对蜿蜒的淮河,写了两个字“恨””远”。古代文学作品的“恨”有“遗憾”的意思。作者用淮河的远来表达自己的恨,非常艺术,大有”此恨绵绵无绝期”的艺术效果。借景抒情的含蓄让人动容。“柳堤挂絮,仍再忆秋黄。”这一句是对”恨”的进一步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是”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为杨柳依依,柔的可人,柔的不忍离去。而且”柳”“留”又是谐音双关。作者继承了中国文化传统,采用了“柳”这个文化意象。不同于古人的是,古人大都写春柳,而作者写秋柳。而且写了“挂絮”,让读者一下子掉入回忆和回味的春梦。有甜蜜,有失落,有伤感。作者不直接写这些感情,而是用柳絮在回忆回味某个青葱的日子,另一个秋天的欢聚或离别。那个季节,那个日子,是作者刻骨铭心的,永难忘怀的。那在秋风中摇曳的挂絮也美丽和颤抖在读者的脑海之中。


        结尾,作者故作淡定旷达,他在劝自己,不要留恋过往,不要彷徨。以酒浇愁愁更愁,以刀断水水更流。读者不会相信作者的自我麻醉,反而增加了“恨”的程度。


       “暮回首,人依北窗”。这是唯美而悲催的句子。古人有“蓦然回首”,作者用“蓦”,而用“暮”。这个”暮”说明了作者在独留的地方怀想了很久,一直到天快黑了。这种情感的浓度就是用这个字得以深沉而形象的表现。“人依北窗”,是不可能实现的,那是一种幻化,一种想象,一种中国文化的心灵补足,反而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美学伤感。


        这是词的词牌和夫妻恩爱决绝有关,多有伤感。作者用这个词牌是有斟酌的。49字,平仄合范,刚柔相济,感情倾向明显,含蓄隽永,手法多变,有着很强的艺术魅力。


专家简介


罗会松,安徽颍上人。教师、作家。大学本科,现为颍上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阜阳市诗歌协会副主席、阜阳市作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写作协会理事,安徽省管子研究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版著作多部。



觉得不错,我要赞赏

赞赏记录:¥21.00(5次)
2019-10-07

云峰

¥2.00
2019-10-05

恨山

¥2.00
2019-10-04

蓝天白云

¥10.00
2019-10-03

雪花

¥2.00
2019-09-26

屠明

¥5.00
词友评论
麦未黄: 品鉴 乡情,是历代诗人咏叹的主题。也是深埋在诗人内心深处的一颗种子,总会在经意不经意间萌芽。先生的一阕《蚌埠行》,恰似一场润物细无声的好雨,催生了诗人,也包括读者心里的这颗种子。 诗以一轮明月照还乡起兴,秋意正添妆点明了回乡的时间。拟人化的写法,媚化了秋意。“抬酒写文章”,初读时。甚觉不解,细思之,方恍然大悟,这无边的秋意已宛如“为悦己者颜”正添妆的女子,诗人又岂能无动于衷?当然豪气顿生,诙谐中难抑兴奋之情。“独觅处,飞花带香”。即是眼中景,更是心中情,道出了诗人阔别家乡已久,又回到家乡的那份喜悦。 下片并没有实写景,而是顺延了诗人的所想在情境中穿赿,跳跃性很大,“不应恋彷徨”,从纠结中感悟出释然。结句“暮回首,人依北窗”,虽然只是一个静态的描绘,但此中况味,却已非一颗寻常心所能度之,此时无声胜有声矣!纵览全诗,无一喜字而喜形于色,不着一愁,而愁尽在其中。 先生的诗,每一句就是一个独立篇章。而这些甚至不具有连续性的篇章,恰恰是乡情的系列融合。手法之高,令人仰为观止。
2019-11-18 10:18:57
云峰: 佳作!拜会学习。
2019-10-07 22:19:09
肃月暄: 这个“抬酒”有点吗?
2019-09-27 15:28:45
作者信息

代雨东

代雨东,安徽蒙城人。现任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国际市长联合会共同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红叶诗社副社长、北京师范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大学诗词创作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共党史教育网总编辑、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大地文学》主编。

进入主页
关注作者
主办单位:中华诗词学会企业家工委会
京ICP备18058427号-1
投稿邮箱:zhonguoci@126.com 投稿审核时间:9:00-17:00
授权法律顾问单位:北京桂佳律师事务所
北京无戏天下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国词网
中国词网

微信扫码关注

网站建设:蓝杉互动

觉得不错,我要赞赏!

1元

2元

5元

10元

我要赞赏
注:您的赞赏,中国词网将收取30%用于诗歌公益活动和平台运营,70%将用于支持作者的创作。如果您已赞赏成功,但本平台未显示赞赏记录的,请将付款页面截图发至:zhonguoci@126.com。